前言:
“千年墨韵与时代商道共舞”的理念, 在“企业战略合作艺术家”这一模式中得 以生动落地,尽显文化传承与商业发展 的深度融合之智。
千年墨韵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的 审美意趣与精神内涵,历经时光沉淀仍 具独特魅力;而时代商道则聚焦于当代 商业的创新逻辑与发展需求,以开放、多元的姿态推动社会经济向前。“企业战略 合作艺术家”模式,巧妙搭建起二者沟通 的桥梁——企业凭借自身的商业资源、 市场渠道与运营能力,为艺术家的创作 实践提供物质支持与展示平台,让千年 墨韵不再局限于传统圈层,得以走进更 广阔的公共视野,焕发新的生命力;艺术 家则以笔墨为媒介,将传统文化的深厚 底蕴注入企业发展,为企业品牌赋予文 化厚度与精神内核,助力企业在同质化 竞争中构建差异化优势,实现从“商业价 值”到“文化+商业”复合价值的升级。 这种合作不仅是资源的互补,更是文化 与商业的双向赋能。它既守护了千年墨 韵的传承脉络,让传统艺术在当代找到 新的生长土壤;又为时代商道注入了人 文温度,让企业发展更具情怀与长远视 野,堪称传统文化活化与企业高质量发 展相结合的典范。
王梓梧,原籍安徽太和1941 年生于霍邱。徽学研究学者,著名书画家, 著名社会活动家。
1989 年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2002 受聘安徽农业大学为艺术教育顾问。1999 年创作“九九归一图”被中央统战部挑选为庆贺澳门回归的礼品于当年11 月30 号赠送给澳门特区。2000 年受时任安徽省常务副省长张平委托, 以民间使者身份出使澳门,开启了长达十年的澳门和内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之旅。
2006 年与澳门社会名流组建“中国(澳门)致公协会”后被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致公党中央认可并出任创会秘书长。2009 年10 月1 日登上国庆观礼台并观看了建国60 周年庆典及阅兵仪式。同年被编入中国邮政“建国60 周年,全世界60 名华人楷模”纪念邮册。文化理论方面: 2013 年5 月发表“关于徽派”一文,把从上个世纪50 年代中断了的“徽文化”,“徽派艺术”重新提出,促使安徽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对徽学,徽派艺术的重新认知, 促进了现在徽派艺术的蓬勃发展! 2015 年8 月与杨小杰合著“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于2016 年4 月和2016 年7 月刊登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2018 年12 月本人简介和书画作品被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18 年卷”。2022 年12 月简历和作品被录入(1922 ~ 2022“世界艺术年鉴,近代世界百年大师经典作品集”)2023 年本人简历和作品被录入“中国美术史”大型图册。
王梓梧:徽学研究的先驱与书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原籍安徽太和,1941 年生于霍邱,不仅是一位徽学研究学者, 还是著名的书画家和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致力于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徽派艺术的复兴和弘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王梓梧先生早年便展现出对书画艺术的浓厚兴趣与天赋。他深耕于书画领域,技艺日渐精湛,最终于1989 年荣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为培养更多书画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
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个人的创作上,更在于他对徽派艺术的独到见解与传承。2013 年,王梓梧先生发表《关于徽派》一文,重新提出了自上世纪50 年代中断的“徽文化”与“徽派艺术”的概念。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安徽省乃至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对徽学、徽文化的重新认知,为现代徽派艺术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王梓梧先生的艺术造诣不仅体现在书画上,他的社会活动家身份也为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6 年,他与部分澳门社会名流共同组建了中国(澳门)致公协会,并出任创会秘书长,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推动徽文化在澳门乃至国际社会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王梓梧先生的艺术作品也深受社会各界喜爱。1999 年,他创作的《九九归一图》被国家挑选为庆贺澳门回归的礼品,于当年11 月30 日赠送给澳门特区,在澳门回归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除此之外,王梓梧先生还致力于徽文化的学术研究。2015 年8 月,他与杨小杰合著的《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文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连载发表,为徽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料。
欣赏王梓梧老先生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出老先生功力深厚,对笔,墨,纸的把控适度造成一种笔墨洇润植绒般立体感!
综上所述,王梓梧先生是一位在徽学研究、书画艺术和社会活动等多个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的杰出人物。他的一生致力于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徽派艺术的复兴和弘扬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艺术成就和学术贡献将永载史册,成为后人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墨韵传情展大师新风尚·王梓梧
作为一名十分令人尊崇的艺术老前辈,王梓梧先生的书画造诣之高可谓是有目共睹!其书法常常醉心于汉隶之高古,丹青则又能广博于花鸟、人物、等传统文人画题材。二者笔墨实乃皆着意于精神立意,恰是唯取神,气唯佳,所谓未落笔时先须立意,一幅之中有气有笔有景,便也就是王梓梧先生的艺道根源!
众幅人物以传统框架为基础,其中又能充分融入现代的审美风格,即是落笔从旧而景境从新也!笔墨写意浑厚苍茫,赋色华润渲染有致,如此造就的是用古人之规矩格法的人物气势,展现的却是不用古人之邱壑蹊径的现代审美!无疑,这种“笔墨当随时代”的艺训真谛并非空谈,而对于王梓梧先生来说,这也正是他承古续今,不失个人风范的艺术探索!
在花鸟作品中,雅俗共赏的艺术格局也是能被他同时彰显出来。一幅仙鹤作品,在经由传统工笔写意笔墨的创作基础上,又具备了相当契合大众审美的色彩表现,花卉鲜艳,画风通俗,是谓仙鹤翩然入画屏,墨香四溢韵空灵!仙鹤精神状态及精神面貌表现得栩栩如生,仙鹤脚下花相掩映,枝相连络,至于山石点缀,也全是在想其形势之可安也!
著名评论家:王孝贤
2025/9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