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庆佳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重磅推出《江山如画》国庆特别报道活动,特别邀请刘满闪女士作为国庆档期艺术家代表,以丹青为礼、以翰墨为歌,向时代致敬,向祖国献礼。 刘满闪女士,作为当代书坛极具影响力的实践者与引领者,数十年来,她始终以“书写中国”为使命,以笔为剑,以墨为韵,挥洒出一幅幅赞美国庆的盛世画卷。刘满闪老师尽情施展精湛技艺,勾勒出祖国的壮丽山河,用传世之作铭刻国庆的喜悦。在笔墨交融中感受艺术魅力,为国庆增添一抹绚丽色彩。每一笔每一划,都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礼赞,让我们在欣赏佳作的瞬间,心中涌起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她用自己的精品佳作为国庆献礼,是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由衷祝福,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刘满闪,女,1953年1月生,河北省辛集市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副研究馆员,居石家庄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会员,文化强国高级智库首批高级研究员,中国东方文化艺术研究会书法研究员。雅昌艺术网艺术家会员,国家一级书法师,中新文化大使,中国楹联学会书画艺术院书法系教授,华夏国艺客座教授,书画英才栏目客座教授,华夏国艺书画艺术中心副主任、特聘书法家,被荣耀中国一世界文化艺术大师组委会,央新国际传播文化委员会特授予为荣耀中国一世界文化艺术大师。 河北省毛体协会理事,河北省硬笔书法协会会员,省老年书画协会,采风协会会员,省老年艺术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长安区书画协会会员。退休前任石家庄学院公共课书法教师。 她自幼聪颖好学,酷爱书法。初受陈彦夫、王洪凡老师影响,迈进隶书之门。后拜当代隶书名家武锋为师,主攻隶书,正式走上学隶之路。初习《曹全碑》,继对《乙瑛碑》、《史晨碑》、《礼器碑》等悉心研习。她的隶书,以汉隶为基础,融入篆书笔意,充分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形成了墨色酣畅,线条凝重,结体严谨,工稳俊丽,飘逸开张,仪态雍容的个人风格。 40多年来,她勤奋笔耕,无一日之懈怠,经过苦心积学和奇思颖悟,终获佳绩。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书法展览并获奖,受到业内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国内主流媒体对其取得的艺术成就进行了专题报道。其书法作品被国内艺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及书画爱好者广为收藏,被业内公认为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实力派书法家。 2023 年 10 月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美术家协会主席何家英,王明明四个人合出中国书画范例教科书 2024 年 6 月 4 日一一 7 月 4 日沁园春雪在全国高铁做成海报展示播出一个月。 2024年10月被央视授予为《感动中国匠心艺术家》荣誉称号。 2025 年 1 月,书法作品《沁园春·雪》被中国博物馆收藏。 2025 年 1 月,书法作品《禅茶一味》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25 年 1 月 15 日,被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栏目组特邀请为艺术顾问。 2025年1月23日,刘满闪教育·贺新春在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直播。 2025年3月被中央新影中学生《强国丰碑》栏目聘为艺术顾问。同月荣获【中国书法艺术创作金奖】,并颁发荣誉奖杯。 2025年5月作品《沁园春•雪》在日本东京都美术馆参展。同月受邀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特别推荐艺术家。被评为“中国时代影响力书画家”。 2025 年 5 月 31 日通过参加硬笔书法研究员课程学习与考试,成绩合格,获得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书法专业委员会证书。 2025年6月作品《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入选在中国宣纸博物馆举办的“纸韵千年 墨舞丹青”全国书画家作品邀请展。同月受邀荣登【宗师列传】大型人物视频展播,播放量持续增长,实至名归!受邀成为“丝绸之路”中亚文化代言人,并发布报道。 2025 年 6 月 12 日作品《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 从2010年至今,通过创办尚方学堂(今为刘满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满闪教育》和建立文化旅游部考级定点机构,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书画人才,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刘满闪:汉隶为基,融篆铸新,书坛实力派的笃行与担当 在当代书法艺术的星河中,刘满闪以数十年对隶书艺术的深耕笃行,成为兼具创作实力、教育情怀与文化影响力的代表性艺术家。她自幼学书,从汉隶名碑中汲取养分,又融篆籀笔意自成一格,其书法作品既得古雅之韵,又含时代精神,更在教育与传播领域践行着艺术家的使命,堪称传统书法艺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践行者。
取法汉隶正脉,熔铸篆意新姿 书法之要,首在取法。刘满闪的隶书创作,深植于汉隶的厚重传统。早年受陈彦夫、王洪凡先生启蒙,她叩开隶书之门;后拜当代隶书名家武锋为师,正式踏上系统学隶之路。《曹全碑》的秀逸灵动、《乙瑛碑》的端庄雍容、《史晨碑》的古朴典雅、《礼器碑》的刚健挺劲,她于汉隶诸碑的神韵与笔法中,筑牢了书法创作的根基。
汉隶的“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是她笔法的底色,但她并未止步于“摹古”。在长期临池与悟思中,她巧妙融入篆书的圆转笔意,让隶书的线条由单纯的方折、波磔,增添了圆融、凝重的质感。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技法叠加,而是审美意趣的升华——篆书的古拙浑朴,与汉隶的端庄规整相遇,催生出“墨色酣畅,线条凝重,结体严谨,工稳俊丽,飘逸开张,仪态雍容”的个人风格,既保有汉隶的庙堂气象,又蕴含着灵动的艺术生机。
形神兼备抒胸臆,诸作各呈大境界 刘满闪的书法创作,尤善通过隶书的形式美,传递文本的精神内核与个人的审美情感。观其作品,无论是宏篇巨制的诗词长卷,还是凝练隽永的楹联、匾额,皆能于工稳与灵动间,营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 毛泽东诗词主题,《沁园春·雪》《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七律·长征》等作品,堪称她艺术风格的集中展现。以《沁园春·雪》为例,词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雄阔意境,在她的笔下化为酣畅的墨色与开张的结体:扁方的隶字间,笔画粗细错落,波磔灵动却不失厚重,篆书笔意融于撇捺转折之中,让线条既有“铁画银钩”的力度,又含“绵里藏针”的韵味;整体布局疏密得当,于严谨中见飘逸,将词的豪迈气魄与历史纵深感,通过书法语言淋漓尽致地铺陈开来。该作不仅被中国博物馆收藏,还曾在全国高铁海报展示月余,其艺术感染力可见非同一般。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亦然,“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情,在她凝重而富有动感的线条里奔涌。笔画的提按顿挫间,既有汉隶的端庄为骨,又有因篆意融入而产生的圆转活态,让“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的时间跨度与精神力度,在笔墨间凝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冲击。此作被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足证其艺术与文化价值。
在楹联与匾额创作中,刘满闪尽显“工稳俊丽”的风格特质。“桃李春风一杯酒,书窗夜雨十年灯”,上下联结体对称协调,笔画粗细变化自然,波磔如燕尾舒展,既得隶书的典雅方正,又含文人雅士的书卷清气,将师生情、治学志融于笔墨间;“志存高远心难惑,腹有诗书气自华”,则以凝重线条立骨,以灵动结体抒怀,传递出修身治学的正向追求,尽显书法“载道”的文化功能。 《禅茶一味》则是跨界融合的典型。以蓝色为底,金色为墨,“禅茶一味”四字用篆书书写,古拙典雅;正文隶书取平正之势,笔画温润含蓄,既营造出禅茶静雅的氛围,又通过篆隶结合的形式,传递出“茶禅同源”的文化哲思,此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正是对其艺术创新的肯定。
教育传承显担当,深耕杏坛育新苗 刘满闪的艺术生命,不仅绽放在宣纸上,更延伸至书法教育的田野。她以“传道授业”为己任,将数十年研习书法的心得与技法,系统地传授给后辈。从青少年书画人才的培养,到成人书法爱好者的指导,她的教育实践“接地气”且“有章法”,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书画人才,践行着“艺术为人民”的初心,更让书法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在新时代得以薪火相传。
刘满闪的书法艺术,是汉隶传统在当代的一次生动焕新。她以汉隶为基,融篆意而铸新格,让传统隶书既有古雅之魂,又具时代之美;她以创作抒怀,以教育传承,以交流弘道,在“创作者”“教育者”“文化使者”的多重身份中,践行着新时代艺术家的使命与担当。其艺术之路,恰是当代书法人“守正创新”的鲜活注脚,也为传统艺术的当代发展,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借鉴。 单国强 2025年9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