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是文化的瑰宝, 是历史的见证者, 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每一幅书画作品, 都承载着创作者的情感与智慧,也记录着时代 的变迁与文化的演进。《人民艺术》专访, 正 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旨在通过书画艺 术的形式, 展现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 传 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美术语境也在不断演变。 新时代美术语境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与本土 化相结合的特点。中国式现代化在这一语境下, 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它鼓励艺术家在 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点, 既要坚守传统文 化的精髓, 又要勇于创新, 赋予作品新的生命 力。 本次书画展的作品,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在 艺术创作中的生动体现。从笔墨技法到色彩运 用, 从题材选择到构图布局, 都透露出一种独 特的韵味。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 的风貌, 更在坚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实现了 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人民艺术》专访在新时代美术语境下, 具有深远的意义与价值。它不仅是文化交流的 平台, 更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桥 梁。通过此次展览, 我们得以窥见中国式现代 化美术的发展脉络,也为未来艺术创作提供了 宝贵的启示与影响。 -----《人民艺术专访》总编室
郭银峰,1949 年生于甘肃庆阳。1968 年参军, 先后在西藏军区、成都 军区、解放军西安 第二炮兵 工程学院、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工作, 正团 职,上校 军衔。 1994 年转业后供职 于陕西省人大办公厅,任 厅级巡视 员。郭银峰作品油画《放学以后》获 1988 年全国书画 展一等奖。 国画 《黄河颂歌》获 2002 年韩国国际书画大赛最高奖“ 国际功勋奖”。国 画 《梅花寒香图》2009 年获全国国画展一等奖。国画《我 的同学》获 2010 年全国第十四 届大地之歌书画展 一等奖。2011 年,郭银峰在北京人民 大会堂举办个人书画展及高层艺术 研讨书画作品展。 2012 年,郭 银峰 在法国卢浮宫举办书画展,受到国际友人高度评 价。 现为亚洲书画家 协会副主席,胡润国际书画艺 术鉴定中心副主席,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 副 主席,中央美院客座教授,中国国家高级美术师, 国家特级 书法师,西北书画研究院院长,英国牛津艺术学院客 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 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研 究员,亚洲博鳌 艺术中心研究员。2021 年分别 被授 予“祖国优秀艺术家”“书画艺术楷模”建党一百年 被 授予“德艺双馨 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世界 文化艺术形象大师”“ 中国国家艺术形象 代 表人物” “ 中国功勋人物”等荣誉称号。 2022 年被特邀成为 沈鹏书法艺术 工作室专 家组高级理事。重点推荐为 “ 中国艺术大家”“人民书画家”“华 夏儿女优秀 艺术传承 之星”“党旗下的艺术大家”称号。授予郭 银峰“2023 年度全球十大杰出风云” ,“ 中 国艺 坛 2023 年度优秀艺术家” ,“威尼斯 双年展—— 特别推荐艺术家” ,文化和旅游 部授予“优秀书画 导师” ,“ 中 国当代世界级艺术家”,“一带一路 文化形象大使”“ 中 国国礼特供艺术 家” 。2024 年入编大红袍合集书。
借古开今,笔墨随时代。 西为中用书画有建树! 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石涛 在一则画跋中有过 “笔墨当 随时代”一说。他的这一名言既勾勒了中国 绘画风格 发展变化的轨迹也说明中国 绘画的历史是一部运动 的、发展 的历史。国家高级美术师郭银峰老师数十年 来如一日在国 画传承发展 上孜孜不倦。他深入研究 古人绘画造诣从中不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 艺术理 论。同时他常走进生活捕捉和发现自然之美开拓艺术 视野将传 统国画的精髓和来源于生活 的灵感结合进 行创作取得了一个个堪称辉 煌的艺术成就。
在书法创作上他师古而又能创新笔走龙蛇之间展 现的是他成竹在 胸的 文化底蕴挥洒自如 亦是他多 年笔耕不缀的结果。笔墨纸砚之上随手拈 来的不仅有 唐诗宋词的豪迈更有他自拟 的警句名言使他的书法 作品自 成一体、独具风格。 中国悠久文化艺术的形 成从来都不是闭 关自守,固 步自封的结果。风靡西方 的油画自引入中国之初便面临着如何与中国 文化相 互 融合的课题。特别是百余年来一代代优秀的油画家 以其崇高 的文化理想和社会担当立足当 代中国的文 化现实不断探寻着油画语言 本土化的路径。
画家郭银峰不仅在传统国画和书法创作上颇有建树其 在油画创作上也 是让人眼前一亮。早 在 1988 年他 的油画作品《放学以后》就荣获全 国书画展一等奖。 更是在 2012 年 10 月 于西方最高的艺术殿堂—— 法国卢浮宫举办个人书画展获得圆满成功。作为集中 国传统书 画和西 洋美术创作大成于一体的著名艺术 家郭 银峰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他在 书法、国画 和油 画创作上切换自如能根据自己的艺术思想进行完美的 表达。创作的多幅作品均以内涵 博大精深画面细腻震 撼而著称包含了 人与自然、自我与世界的交融。这种 “ 中西合璧”并 非是简单地拼凑而 是将东西方不同 的文化元素进一步融合、创新。从而展现出新颖、独 特 的艺术风格使笔下作品别有一番情趣展现了具有 东方文化属性的新 时代艺术家的鲜明特征。文/章缄 珺(美术评论家、作协会员)
|